Navigation menu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admin

一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调研报告

  2023年7月12日—8月8日,宁夏财政厅党组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政策环境调研列为重点调研课题。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具有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优势,从1984年酿出“第一瓶”葡萄酒,近40年时间,已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

  同时因为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市场变化等因素,葡萄酒产业也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

  问卷调查、走访随谈、庄主恳谈、专家访谈、部门商谈,宁夏财政厅通过“四谈一调查”方式。对已建成的116家酒庄开展全覆盖调查,精准选取不同片区不同状况的16家酒庄进行实地调研。

  问卷调查采用电子化、无记名方式,对已建成的116家酒庄开展全覆盖调查,全面了解掌握产加销各环节状况,注重突出系统性。走访随谈按照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及酒庄“大、中、小”规模和“优、好、差”状况,精准选取不同片区不同状况的16家酒庄进行实地调研,注重突出代表性。

  庄主恳谈向实地调研未涉及到的酒庄庄主或从业者发出邀约,采取自愿参与、实话直说的方式,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了解诉求,注重突出真实性。

  专家访谈先后拜访了长期倾注心血于葡萄酒产业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主席郝林海、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从事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李华、马会勤教授,帮助“把脉问诊”,注重突出权威性。部门协调会同15家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现场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集体研判会商、提出对策,注重突出导向性。通过全面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听到了不少真知灼见,形成了初步对策建议。

  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产区产业实现破题起势的第一篇章圆满完成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也曾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各种困难挑战和阻碍质疑,但一直坚定地在风雨兼程中不断厚积成势,大环境、知名度、影响力等都有了显著改善提升,已成为位居自治区“六特”产业之首的重点产业。

  (一)产区发展从初步规划到享誉世界,影响力代表性跨越提升。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地理标志声名远扬。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2021年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产业文化旅游博览会落户宁夏,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给予宁夏“葡萄酒之都”的认可,世界葡萄酒业界一致认为“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在宁夏”。产区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8.3 万亩,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3 以上,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40%,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风土特色充分彰显。坚持立足于自然资源禀赋,“做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的路子越走越宽,宁夏成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省级观察员以来连续6次组团参加世界葡萄大会并每次都做主题报告的产区,业界普遍惊叹宁夏贺兰山东麓给世界葡萄酒带来“一抹亮色”。

  (二)产业政策从实践探索到逐步完善,推动力成长性无以比拟。十八大以来10年多年间,是支持政策力度密度最大的攻坚时期,推动产区产业迎来了发展最快的黄金十年。自治区陆续出台了《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推进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覆盖“种产销”、涵盖“文旅服”、提升科技赋能的政策措施,财政累计投入60多亿元,在葡萄酒产业生态治理修复、良种苗木引进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酿造工艺关键技术研发、品牌宣传、举办展会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2012年以来,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规模增长36%,现有116家建成的酒庄80%是近10年建设投产的,是10年前酒庄数量的4倍。调研中70%的酒庄企业对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总体评价为“好”,多位酒庄负责人表示“在宁夏做葡萄酒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三)产品品牌从相对单一到百花争艳,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这些年,自治区始终坚持以守正创新的定力、开放包容的态度支持鼓励打造产品品牌,通过举办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产区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先后成功引进中粮长城、张裕、保乐力加、轩尼诗、美的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投资,相继建成贺兰金山、西夏镇北堡、永宁玉泉营、青铜峡甘城子、红寺堡肖家窑五大酒庄集群,贺兰红等20款葡萄酒被联合国代表餐厅选定为采购用酒。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入选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价值320.22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8位。60多家酒庄在品醇客、布鲁塞尔、柏林等国际葡萄酒顶级大赛中荣获大赛大奖1100余项,以超过中国奖牌总数一半以上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奖牌榜首位,产品出口德国、美国、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及香港、澳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叠加影响,葡萄酒消费明显下降的大环境下,2021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出口额同比增长256%,“到宁夏品葡萄美酒、赏塞上风情”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打卡地”和“新时尚”。

  二、“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当惊世界殊的嘱托宏愿正在一步步实现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天赐嘉地,像一块质朴的美玉,像一个精美的宝钗,经过多年精心培育,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受访的所有领导、专家和95%以上酒庄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心决心和定力努力,宁夏葡萄酒产业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一)产区产业具有占领一席之地的潜力优势。大家认为葡萄酒产业有贯通一二三产业的“深度”、改善生态环境的“广度”、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温度”,宁夏在这方面既得“天时”、又具“地利”、更有“人和”。一定能够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新高地。当前世界葡萄酒产业格局深化调整,2012年以来全球葡萄酒产量基本维持在250亿升,但市场细分格局发生变化,长期占全球主导地位的欧美地区产区葡萄酒市场占有率由82%下降到54%,全球产区产品市场份额多元化布局态势明显,我国葡萄酒产量大幅上升。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和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葡萄酒产业会有跨越式增长,目前我国中产人群不断扩大,达到4亿多人,葡萄酒消费人群稳步增加,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贺兰山东麓不仅拥有同波尔多产区相近的地理纬度等条件,更具有其它产区不具备的风土特色、微生菌群和微量元素,必将在未来产业发展中脱颖而出。调研中许多酒庄反映,这几年通过不加添加剂、不进橡木桶等试验,让部分产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反而更受欢迎,充分印证和彰显了我区的优势。一定能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蹚出“一条新路子”。低碳绿色是这一产业的突出特点,宁夏将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快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和放大了这一优势。仅从碳中和角度看,贺兰山东麓产区现有的58万亩葡萄园每年就可吸收二氧化碳300万吨,若按规划的100万亩算,生态效益更为可观。葡萄酒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随着废弃矿坑变成生态酒庄、万亩荒地变成葡萄绿洲、葡萄园区变成拦蓄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谋划实施,必将为“双碳”目标实现、美丽宁夏建设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嘉地酒庄庄主摸着烈日下的葡萄藤,眺望远处的贺兰山,情不自禁感叹“葡萄酒是我们的紫色梦想,也是大家的绿色希望”。一定能在培育壮大新动能中成为“火车头”。大家都说葡萄酒产业如同酒体本身一样丰富多彩,效益远不止产酒、卖酒本身,更大潜力、价值和可能在“葡萄酒+”上,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集成刚刚起步,很多领域还是空白,纵深融合、集约发展后力更大。调研走访的16家酒庄庄主和所有领导、专家都认为,如果做好了,全区100万亩种植规模,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指日可待,许多问卷调查受访者认为这还是相对保守的估算值。

  (二)产区产业开始形成中国特色的葡萄酒话语体系。调研中,无论专家学者,还是酒庄庄主,都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葡萄酒有时并不好评价,特别是顶级酒之间的对比,其实就是话语权的较量。许多酒庄反映,当前葡萄酒话语体系主要在美欧,知名产区都有完善的话语体系,这是国产葡萄酒走出去、见世面、赢信赖、争地位面临的突出短板。大家认为葡萄酒话语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宁夏贺兰山东麓着眼“当惊世界殊”这一定位,开展大量有益探索,一些方面已有突破。如:在产业发展上,谋划制定《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打造“葡萄酒之都”奋斗目标,品种选育、品质打造、品牌培育等都有了切合实际的远景规划和实施路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在标准建设上,贺兰山东麓产区已创建自治区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个、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4个,先后制定41项技术标准,集成推广浅清沟、斜上架、深施肥、统防统治及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关键技术,酿酒葡萄“宁夏栽培模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并被一些产区借鉴运用。在宣介推广上,召开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举办国际葡萄酒大赛、国内外葡萄酒宣传推介会及酿酒师挑战赛等一系列活动从探索实践到形成机制,成为提升影响力、赢得话语权的有力载体。这些探索性开创性举措,正在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宁夏特色,宁夏不是“东方波尔多”、不是“中国纳帕谷”,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要成为“我是我”的共识深入人心,努力打造这一领域“中国酒”的格局逐步形成。

  (三)产区产业承载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问卷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葡萄酒作为“对话世界的语言”,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大家认识到宁夏葡萄酒实现“当惊世界殊”不仅涉及产业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面。接近85%的受访者认为,宁夏有丰富的葡萄酒文化资源,大家都说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重要商贸通道,连绵200公里贺兰山,流经397公里的黄河,在为葡萄生长提供便利水源保障的同时,孕育形成了灿烂辉煌的史前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移民文化,既承载深厚的中华文化基因,又具有独特地域风情,有足够自信和坚实底气贯通“世界语”、打造“中国范”、彰显“宁夏情”,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变革中的开创者、引领者。令人欣慰振奋的是,当前“文旅+”葡萄酒产业链建设已有了规划方案,调研中张骞葡萄郡、金山葡萄酒康养小镇、中国葡萄酒现代产业学院等正在建设实施,葡萄酒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后续还有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江浙沪考察项目、中阿博览会签约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陆续落实落地,将加快形成中国葡萄酒文化宁夏“区块链”、信号“发射源”,为解读文化密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影响作出更大贡献。

  三、“船到中流浪更急,一篙松劲退千寻”——持续夯基蓄势的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调研中,大家反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产业正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大家一致认为,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推动,过去十年自治区出台10多项政策,高度契合了贺兰山东麓提升影响力、优化大环境、吸引从业者等需要,有力支持完成了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大家认为,当前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优做强的新阶段,需要全面审视、全新思考、重新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需要,推动政策措施因势而谋、因需而调。问卷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产业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一)基础设施方面。产区规划尚不完善,水、电、路、林、气、文旅等基础设施都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如:用水空间布局和总量统筹不合理,调研了解到各核心产区水价不统一,红寺堡产区水价1.6元/吨,贺兰山金山产区水价1.1元/吨,水价相差0.5元/吨,酒庄普遍反映,这种地域差异看似微不足道、实际影响巨大,在产区间带来明显“挤出”效应。未来建成100万亩葡萄基地,全部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每年最少用水量也需2.6亿立方,目前部分区域用水配水指标不足,仅贺兰县和西夏区每年缺口指标就达0.5亿立方米,调研中许多酒庄因水价较高、水不够用、供水不及时而犯愁。信息网络设施不够健全,由于基站少,信号弱,用网不方便,酒庄日常办公、获取信息、宣传推介、电商物流等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显示,近70%的酒庄没有建立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宣传平台。“酒文旅”规划布局系统性不够,沿线重点产业、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交通网络、服务设施等资源整合挖掘不够,未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形成矩阵,缺乏规范有效的引流分流、接待服务机制。游客风趣的说,自己“误打误撞”来到了这么漂亮的地方,受到了“山郭酒旗风”的震撼,也面临“云深不知处”的困惑。同时,产区集中供热、共用道路等系统不健全都影响着生产、生活和发展。

  (二)葡萄种植方面。大家认为,实现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规划目标,前提基础和重中之重是酿酒葡萄种植管理,目前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土地供给面临红线制约。自治区“三区三线”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显示,今后可用于发展酿酒葡萄种植的土地资源比较有限。调研了解到,贺兰县金山片区通过砂石地改良可拓宽种植空间,但筛石、碎石成本较高,每亩增加支出近万元,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二是葡萄园管理水平急需提升。实地走访的16家酒庄都反映,葡萄园是整个产业的“第一车间”,过去10年扩建速度和管理提升严重不匹配,现有葡萄园还有近10万亩未达到优质葡萄园标准,占17%左右。根据这些年经验,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量保持在550公斤/亩,是确保量和质的“黄金分割点”,如果管得好,亩产达到650公斤不成问题,相当于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翻了1倍,但目前平均亩产仅为300公斤,是法国波尔多地区亩产量的三分之一,有的葡萄园亩产只有200公斤。西夏王、西鸽、仁益源等多个酒庄企业负责人感慨反思“过去忽视了种苗品质和田间管理,产量不高单位成本就高,这个问题必须加快解决”。三是人才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一直以来,没有培训建立一支精通种植和酿造葡萄酒的专业化队伍。同时,各地因外出求学、务工等年轻人越来越少,能够留在葡萄园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不仅“劳力”有限,而且掌握新技术能力不足。葡萄酒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随着种植面积扩大,用工难、招人才更难已成为普遍现象,每年用工约12万人次,仅9-10月采收季20天时间就需要人工4.5万人次,许多酒庄只能通过降低技术门槛争取人力资源,酿造技术人员十分稀缺。

  (三)酿酒生产方面。2012年以来,在完善产业体系、打造产区品牌、提升产区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存在需要优化调整之处。一是在促进社会化服务上存在“缺位”。目前产区80%以上酒庄是中小酒庄,各项设备完全自备既没必要,也不可行,更大幅增加了成本。据了解,仅一条生产线万元,许多企业难以负担,一套灌装设备几天内就可以完成一个酒庄全年的灌装量,类似这样的很多设备都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等方式解决。但目前这方面政策导向还不够精准有力,尚未引导形成有效供给体系,问卷调查显示,产加销社会化程度较高的酒庄仅30家,占26%,社会化程度不足的酒庄有68家,占59%。二是在行业领域监管上有些“越位”。调研中大家一致反映,葡萄酒产业不是高污染行业,实际上种植酿酒葡萄最怕环境污染,但目前监管政策规定存在“一刀切”现象,将酒庄同化工行业“同治化”。管委会建立列级酒庄评选制度以来,促进酒庄优化升级的同时,要求所有参与企业都拥有一整套生产管理设备的规定,造成设备重复购置,大部分酒庄设备利用率不足50%,闲置浪费问题突出。三是在支持降成本上需要“补位”。据统计,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每公斤酿酒葡萄成本是国际平均水平的4-6倍、橡木桶及其制品使用成本是欧洲葡萄酒的1.5倍、包装及罐装材料是智利等国家的2倍,许多酒庄反映非生产性投入达到40%至50%,多个环节的叠加造成总成本居高不下。调研走访的专家学者和老领导都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市场是不行的。李华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橡木桶并非是酿造葡萄酒的必需品,现在大量用橡木桶、有的还人为添加橡木屑,实际上是给别人“做嫁衣”,他指出,包括葡萄园标准化改造、降低一些非生产性投入等降成本措施,都需要政策措施加强引导和激励。

  (四)产品销售方面。根据成熟产区经验,抓好销售是葡萄酒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中之重。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需求减弱”在葡萄酒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几年全球销量整体下滑15%以上,新产区销售体系尚未健全,受到冲击和影响相对更大,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下一步阻碍产区发展最大的“拦路虎”。大家认为,这样的大环境下,靠企业“单打独斗”很难打开局面,急需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加大政策定向调控。调研中90%以上的酒庄谈到了销售困难,在所有评价指标中排在第一位,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种植和生产环节,应适当调整。一是激励措施效果不够明显。现行政策主要采取补助、奖补等办法,方式较为单一,政策效益不明显,一些政策存在“撒胡椒面”“零敲碎打”的现象,普惠性较强,激励性不足。数据显示,仅2018年以来自治区财政用于葡萄酒产业补助及奖补资金近4.2亿元,但酒庄企业获得感不明显。一名负责市场研究的人士反映,据多年观测分析,在销售激励上,如果大家都得“奖”,往往等于没有“奖”,甚至不如不发“奖”。二是支持渠道平台建设不够有力。深入调研分析,波尔多、勃艮第等知名产区之所以风靡全球,除产区产品影响力等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育打造了独有的营销体系和销售渠道。目前贺兰山东麓产区这方面工作总体还在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是“空白”。调研了解到,目前产区在区外国外几乎没有像样的综合展销平台,区内建立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物馆、塞上城市酒窖等体验感和影响力比较有限。迦南美地酒庄庄主反映,他们的产品深受“老外”欢迎,疫情期间曾尝试出口欧洲500箱,在当地“不够卖”,但产区没有海外仓,运营成本太高,有时高出好几倍,只能放弃一些机会。许多酒庄反映,这几年去国外参加了一些展会,都是企业单打独斗,“一米五见方的展台,很难引起重视”。为了解产区旅游+销售情况,调研随机延伸走访,两名游客在酒庄买了几瓶“贺兰红”,拎着游景区十分不便。一个十多人的旅游团游玩结束即将离开金山产区,都因不便携带而“两手空空”,有人打算在网上购买作为“伴手礼”,又担心品质问题。三是支持品牌维护打造不够重视。品牌品质是产区产品的生命线,目前贺兰山东麓与世界知名产区最大的差距就在品牌打造、品质维护、形象塑造上。在产区品牌管理上,加强原产地保护的意识共识还未形成,监管制度机制也不够健全。实地调研走访的16家酒庄都是各自为战,从高端产品到普通酒都没有产区标识,难以辨识,几位专家教授都说,如果有外来劣质酒贴牌“以次充好”,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几代人几十年树立起来的这块招牌就会被砸掉,到那时再想管好就很难了。在支持产品品牌建设上,政策措施还不够多元、效果还不明显,目前产区116家酒庄拥有产品品牌164个、品类742款,其中只有61家使用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识,能够让消费者记住的不多。一些外地客商反映,宁夏没有很好地运用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城市主街道、旅游景点等加强宣传,全社会打造“葡萄酒之都”的氛围不够浓厚,视觉冲击力不够,往往错失了重要的“第一眼影响”。还有市民认为,自治区举办的很多推介会,大多都停留在政府层面交流,民间活动相对较少,百姓参与度不高、体验感不强,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五)融资服务方面。调研了解,70%以上酒庄企业有融资需求,但融资难问题目前在葡萄酒行业尤为突出。一是缺乏葡萄酒评估机制。没有建立有效的葡萄园林权及葡萄酒原酒、瓶装酒评估标准体系和定价机制,是当前制约酒庄融资贷款最突出的瓶颈,商业银行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市面上一瓶200元左右的葡萄酒评估价格仅为10-15元,作为重要资产的葡萄园更是无法抵押。二是贷款周期短。投入大、周期长是葡萄酒产业的突出特点,投资回报期一般都在10至15年,至少也需要7至8年,目前95%以上银行贷款政策期限为1年,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年年倒贷成为普遍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融资负担。有时政策变化,“抽贷”现象时有发生,给短期拆借过渡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有的因此造成资金链断裂。三是银行质押物处置难。目前产区依托评估机制的交易平台尚未建立,银行质押物没有合适的平台保管和处置,存在较大损失风险,致使许多银行不愿给中小酒庄放贷,以“三户联保”等方式的放贷又大大增加了融资难度,“捆绑”制约了一批企业。调研中,红寺堡产区几家酒庄,所欠银行贷款已还清,但因前些年相互联保贷款的一家企业尚有欠款,都受到了“株连”,一些商业活动无法开展,庄主着急上火,却又束手无策。

  四、“已是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理念应当尽快树立

  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葡萄酒产业行业也不例外。大家认为,思路对不对头,是决定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当前一些支持政策措施不合理,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因素,其中观念思路没有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政策制定、规划设计、服务保障等方方面面。

  (一)必须珍惜禀赋,准确把握“小”和“大”的关系。大家认为,贺兰山东麓是全国排头、世界知名的产区,必须坚持走“酒庄酒”的路子,不应过度强调规模大小,更不能通过行政干预走向两个极端。大家认为,大有大的商业特色,小有小的产品优势,如果过于强调“大”而做酒厂酒,就浪费了资源禀赋,相反如果没有几家大的龙头企业带动,也难形成规模效益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当前我区产品积压、销售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过去一个时期过于强调“大单品、大企业”等,造成供需失衡、结构失衡。调研组随访107家酒庄发现,销售量为5万瓶的企业62家,占比近60%,目前这些酒庄企业销售问题都不太大,在今年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留世、嘉地等小酒庄产品供不应求,农垦、张裕、长城等产量越大的企业面临压力越大。国庆期间银川市面部分“贺兰红”产品降到30多元,依然乏人问津。

  (二)必须遵循规律,准确把握“多”和“少”的关系。调研发现,世界知名产区都有酒庄企业培育“多”、知名品牌注重“精”、经销商相对“少”的特点,以美国为例,1975年5000多个酒庄、6000多个经销商,到2010年以后酒庄达到3万多家、经销商减少到了几十家,法国波尔多等产区也有类似规律特点。大家认为,自2013年以来国内葡萄酒销量呈下滑趋势,除进口产品冲击、市场结构调整等因素外,我区政策导向更加注重规模扩大,在支持培育更多酒庄、集中打造优质产业品牌、建立经销商筛选竞争机制上缺乏共识、力度不够,未能完全适应行业规律、发展变化和市场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调研走访的领导专家一致表示,现有的116家酒庄远远不够,同时产品品牌建设又过多过杂,辨识度不高。

  (三)必须品质优先,准确把握“快”和“慢”的关系。大家一致认为,一杯好的葡萄酒需要时间沉淀,葡萄酒产业也同样需要时间孕育,过于追求速度,可能适得其反。西方国家知名产区、知名品牌走过了上千年历程,过去十年我区发展速度快,但管理没有完全跟上,服务也没有跟上,这是造成“奖牌”难以转化为“品牌”、“知名度”难以转化为“美誉度”等问题的根源所在。调研中各位专家学者和许多酒庄呼吁,先稳一稳脚步,把现有的58.3万亩做优做精。他们表示,越来越认识到走稳扎稳打、总结经验、逐步扩大的路子更加可行。

  (四)必须精准施策,准确把握“内”和“外”的关系。大家认为,支持产业发展对内重在维护公平性、对外重在增强竞争力,葡萄酒作为国际化产品尤是如此。当前我区葡萄酒销售等支持政策恰恰相反,对国内区内销售支持力度较大,出口销售支持政策力度不足。从出口看,2017—2020年,我国葡萄酒出口规模连续3年量额双减,出口量由1.1万千升减至0.3万千升,出口额由4.9亿美元减至0.6亿美元。我区2022年出口葡萄酒493万元,同比下降23.2%,调研分析对比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其中支持政策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发力方向不够聚焦有力是一个重要方面,急需调整思路。

  (五)必须善于作为,准确把握“管”和“放”的关系。大家认为,无论葡萄酒产业、还是其它产业都必须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政府主要是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企业做不了的事情。大家认为,当前一些思路举措推进工作中遇到阻碍甚至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有为政府”和“有为市场”的边界把握还不够准确清晰。如,近几年由于经营不善等,许多酒庄出现亏损,调研了解其中有几家酒庄既没思路、又缺技术、也没前景,基本靠政策支持在维持,这实际上是给企业戴“呼吸机”,造成资源浪费。再如,之前为了严把入口关,规定酒庄开办由自治区审批,程序较为复杂,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这些都体现了“放”和“管”把握不到位,影响和制约着葡萄酒产业发展。

  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推动转化优势的政策机制急需完善

  大家认为,葡萄酒既要有文化底蕴,又要成为大众消费产品,产区产业发展要保持定力、厚积沉淀,也要畅通渠道、扬帆远航。政府支持政策措施重在精准,当前的重中之重不是出台多大规模、实施多大力度的政策,而是要对现有政策体系进行优化调整,集中资源力量解决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一)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注重整合调动职能部门和行业机构的资源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建立健全部门协商机制。涉及葡萄酒产业的部门单位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沟通,共同协商,形成推动落实意见或落实措施,合力推进。二是做好现有政策的梳理清理。由葡萄酒管委会牵头,对现行的涉及葡萄酒产业的所有政策及规定进行梳理清理,系统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矫正现行支持葡萄酒产业的政策措施。三是制定葡萄酒行业标准。由葡萄酒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龙头企业等行政和市场主体牵头,对标国际标准,共同制定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产业链国家、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适时接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根基。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葡萄园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在提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上精准施策。一是稳步扩大种植面积。聚焦百万亩目标,加强土地用量和分布谋划规划,妥善解决葡萄种植地与耕地、葡萄种植地与草原、葡萄种植地与城市规划用地之间的矛盾,稳步发展种植面积。二是支持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模式,加快支持老龄园、低品质园改造提升,为打造产区优质葡萄酒夯实基础。三是加强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规划设计,健全撬动机制,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完善产区内交通路网、通讯设施、旅游景点、防护林带、防汛防洪、污染防治、用水用气等基础设施,着力支持打造酒庄、园区、小镇、景点等与国道等主干道路连接线,为更高层次融合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三)健全配套服务体系,避免重复浪费。一是支持完善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建立奖补激励机制,为配套服务企业开办、选址、引才等提供便利条件,推动社会资本在有需求产区建立集中灌装、酿酒代加工、成品酒代存储等设施设备,提升服务保障水平。鼓励新发展产区更多发展社会化服务,从源头降低成本。二是支持优化产区环保管理制度。聘请专家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排放等进行全面评估,精准制定产区环保方案。对集中污水处理即可达到要求的产区,由政府出资建立相应机制,配备共用污水处理等设备,以成本收取运行费用的方式提供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产区环保项目。三是支持提升酒文旅服务水平。用好宁夏“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金字招牌,整体规划葡萄酒长廊建设,统筹做好业态布局、产品建设、品牌打造、宣传营销、管理运营等各项工作,整合优质资源,激活闲置资源,拓展葡萄酒+N新业态新模式,一体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是支持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完善用好技能培训政策,加大对葡萄酒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技能素质。健全完善“揭榜挂帅、公开遴选”等方式,推动形成需求导向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引导更多科技人才服务葡萄酒产业发展。整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技术力量,探索建立订单式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强对优新品种引选、病虫害防控、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化园区建设、酿造工艺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四)调整政策支持方向,提升质量效益。一是聚焦发挥产业生态效益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强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碳汇价值及碳减排研究,探索建立生态林、酿酒葡萄园碳汇交易机制,推进葡萄园碳汇产品和“碳票”交易。二是优化“普惠+特惠”财税政策组合。在继续实施中央西部大开发优惠税率等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突出“扶优扶新”,对来宁新办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条件企业给予特惠政策,切实助力新办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制定销售奖励政策,鼓励酒庄在宁设立销售公司,引导葡萄酒产业销售环节税收回流,提高区内葡萄酒产业产值。充分利用好中央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结合消费税改革,积极争取中央税收政策支持。三是创新销售平台建设支持措施。积极回应关切,通过“先建后补或财政奖补”方式,支持打造产区葡萄酒离境销售中心,在区外、境外适当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打通葡萄酒销售“最后一公里”。健全完善各类推介会等模式,搭建品鉴、交流、娱乐等平台,增加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制定一揽子宣传措施,采取“政府+企业”的运作方式,支持酒庄通过央视和地方卫视广告,以及拍摄微电影、网剧、舞台剧、举办主题音乐会、品鉴会等加强宣传,充分利用重要交通干道、城市街道、网络电视、自媒体等打造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识,多渠道加深产区产品在各类人群中的影响。四是建立酒庄融资贷款评估机制。加快推进葡萄园林权及葡萄酒原酒、瓶装酒评估标准体系和定价机制建设,提高抵押、质押标准和额度,适当延长贷款周期。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服务保障效率。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开葡萄酒庄的审批权,将酒庄审批权限下放到市级,有必要还可以下放到县级,简化程序。引导产区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优化品种布局和产品结构,有序扩大葡萄种植园规模,合理布局酒庄建设,精细化、分级化管理。二是加强符合产区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体系建设。认真落实自治区《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现代葡萄酒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文化体系、技术研发推广体系,杜绝盲目跟随、简单照搬照抄等生产模式、过度添加、技术依赖、抹杀特色等问题,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完善自治区列级酒庄评价机制,通过建立严格、规范的葡萄酒评判体系,力争把我区建成中国葡萄酒示范区。三是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葡萄酒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服务机构国家级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合作组织等在产区建立社会化服务中心,专业化开展葡萄园植保服务、机械服务、劳务统筹及葡萄园托管等业务,减少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促进分工协作和资源合理配置。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学习借鉴法国原产地制度、美国葡萄酒产地制度等做法,健全我区葡萄酒原产地保护机制,通过建立推广产区地理标识标签制度等,保护好贺兰山东麓产区“金字招牌”。健全监管制度,加大酒庄产业发展中农药、施肥、用料添加、生产工艺等生产链条上每个环节的监管力度,通过规范生产技术路线,强化监督检查,促进酒庄树立绿色、有机、安全、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理念。(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